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照片/东方ic
照片/东方ic
关于“取消农信社的贷款利率限制”的讨论仍在继续。 一些专家表示,“高利贷”的说法理论上不再成立,但一些信用社人士表示,此次取消只是贷款利率的2.3倍上限
上周五晚上,央行在官网上宣布,将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除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一新规引发热议外,“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的文案也备受瞩目。 专家表示,这意味着“高利贷”的说法在理论上不再成立。 但是,一些信用合作社的相关人士表示,“这次只是取消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利率的2.3倍的上限”,并提出异议称“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将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a
四大银行还没有动静的专家表示,贷款利率短期内难以下降
上周五晚,央行在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从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其中,“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金融机构基于商业基本自主明确贷款利率水平”备受瞩目。 央行公告上公布的日期是从7月20日开始,但昨天羊城晚报记者调查了4家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后,暂时没有变化。
对此,业内人士和专家基本破产,同时认为金融机构短期内不会降低贷款利率。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表示,取消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一大进步,但还不够。 她认为,目前存款利率上限不开放,意味着对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没有挑战。
即使贷款利率下降,到底有可能下降到什么程度?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尝试用1年期存款利率对1年、3年、5年期贷款利率的倍数进行估算,结果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是1、3、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50、0.49、0.47倍。 他说:“考虑到银行贷款有运营价格,0.7倍以下的空期间非常有限。”
b
“高利贷”理论上不再成立吗?
此次央行公告中,“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限”的项目也备受关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解释说:“取消农信社的贷款利率管制,意味着许可将突破4倍的限制。” 他认为这有助于掩饰小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 整体上贷款价格会下降。
“农信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是否意味着今后高利贷的话将不复存在? 对此,外界的解读显然有很大的争议。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在与中广信息的采访中表示,随着此次政策的出台,高利贷理论上在中国不再成立。 因为利率完全自由化了。 他说:“此次利率调整是利率上端的一些变化,即取消对高利贷的限制,是这一利率自由化中最有意义的变化。”
但是,昨天,一家信用社内部的人就此向记者提出异议。 央行此次取消的只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2.3倍上限,“这并不意味着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这能成为各路资金“高利贷”的捷径吗? 昨天,一位网贷人士对记者表示,根据最高法规定,“不保护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借贷行为”,正规企业暂时不会“铤而走险”,但随着利率下限的取消,未来趋势将是没有银行基准利率
新规对银行股价好还是利空? 据分析,该规则必定会带来租金空之间,未来相关人士可以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在积分客户争夺中,引发银行竞争,降低利率,压缩银行利润。 许多专家表示:“有利于实体经济,银行信托保险利空”。 但业内人士表示,这可以鼓励中小银行发挥特点与大银行竞争,“是否利好空尚不清楚”。
c
拆师周末没有“准房奴”暂时也没有影响
由于央行上周五晚上突然发出消息,本周末专家和拆船师们都很忙,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揶揄说:“央行周五出台政策的结果是拆船员们的周末泡汤了。”
“准房奴”的刘先生听说利率下限放开了,真的很兴奋,但是仔细阅读了新规则,发现个人住房贷款被排除在外,很高兴“空”。 央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继续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遏制投资投机购房的诉求,“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贷款政策”。 这意味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继续维持0.7倍的下限。
标题:“贷款利率下限取消 高利贷之说不再成立?”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