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6字,读完约3分钟
据《北京商报》报道,全国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各地相继公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成绩单”。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1日,全国共有14个省(区、市)公布了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数据。 这14个省(区、市)的gdp增长率都超过全国水平,但与一季度相比,除少数省份增长率持平或略有回升外,大部分省份的增长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这14个省市中,与一季度相比,湖北、天津、福建3省市增速持平。 河北、山东、四川、安徽、湖南、北京、云南、重庆、陕西、江西10个省市增长率下跌。 其中河北省增长率跌幅最大,比一季度下跌0.4个百分点。 增速回升的只有宁夏,比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表示,各地gdp增长率普遍下跌,与目前整体经济增长率放缓的趋势一致。 去年年底以来,实体经济恢复能力下降,投资增长放缓,费用一直没有大幅回升。 经济经历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7.9%、今年第一季度的7.7%到第二季度的7.5%的停滞过程,在此背景下各地的gdp增长率也可以预测出来。 “宁夏的gdp增长率之所以能够维持恢复,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模小,增长难度低。 另一方面,宁夏自然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的开发,明显会带动经济增长。 ”。
虽然大部分省份的gdp增长率略有下降,但目前所有省份的gdp增长率仍超过全国7.6%的增长率。 业界认为,如果没有意料之外的话,上半年地方gdp之和仍将超过全国。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gdp总量为118855亿元,据北京商报记者总结的31个省区市数据为123571.1亿元,两者相差4700亿元。
统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统计分解研究室副主任刘仕国表示,地方与中央的数据差异与重复计算有关,全国形成一个大市场,由于产品跨地区的流动,一个地区的最终产品可能成为其他地区的中间产品,中间存在重复计算。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目前,地方绩效考核中gdp增长是最重要的方面,地方为了追求绩效而虚报经济数据、介入统计调查,导致数据“注水”。
关于未来走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从投资、费用、外贸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下行道路,目前看不到任何有效益的政策和变化。 预计如果下半年中央不出台稳定增长措施,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各地gdp增速将继续下跌。
标题:“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普遍回落”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