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8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7月5日,电年日历减半,经过政府转型期“新政”,监管部门设立“新标”的中国国有公司也在问脉寻找“新路”。 面对“垄断”质疑带来的负面信息,“让国有企业断奶”成为舆论呼声,国有企业快速经济发展转型的新途径也成为话题。
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与经济专家和公司家座谈时确定,对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应该平等,要公平制定规则,确保国有、民营、外资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
说“一视同仁”,说出许多民营公司家的心声,有些国有企业“舍身”,与民营和外资公司携手共赢。
6月26日,中国石油(行情、资金、股吧、问诊)分别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长江养老、清洁基金、宝钢集团以及保险企业和国有银行等参与者签署了中国油气管道合资合作战术协议。 这是国务院《新36条》宣布“放宽准入”后,私募基金首次进入油气行业,打破“玻璃门”,开始参与国家要点项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蒋洁敏指出,油气管道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大量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缺乏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他曾表示,希望以西气东输为典型项目,推动国有公司和各类所有制公司共同快速发展。
其实,担任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上任后的第一个政策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等7家央企先行将资本收益纳入国库。 他还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提出,中央公司利润增长“保十”,多次“现金为王”。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公司研究所所长赵昌文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国有公司需要开始准备过上“艰难的生活”。
过去,国有企业依靠国家补贴和行政手段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特点等“喂奶”来“兼顾天下”,但一旦“断奶”,国有企业就不得不“自以为是”,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们光退休员工就有4万多人,从事副业生产的也有4万多人。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账面难看、冗员过多。 从“吃大锅饭”到“分炉灶的饭菜”,他每天烦恼的是“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
在过着“艰难的日子”的同时,必须学习承担起“国家长子”的作用,国有企业负有沉重的责任。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中国,国企和非国企行使的职能不同。 “国有企业追求的是创新,是承担国家的大规模工程,其他国家的世界500强公司对该国的影响很大,类似于带动中小企业,为政府做出贡献的能力。 ”
鞍钢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期望是,瞄准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做大做强、做优、做绿、做和”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他认为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建立拥有核心技术、拥有知名企业品牌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现在,很多国企正在以其行动向国家提交答卷。 一汽秉持一切自主研发理念,重振“红旗”,从公用车进入私家车市场。 镇海炼化相继撤掉11个处理单位,裁减员工约2000人,最新柴油硫含量指标下降六分之一。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领导原创众多国际深海建设技术,仅有800多家公司每年可创造18亿元的营业收入。
胡鞍钢说:“希望今年以来,中国进入世界前500强的国有公司数量比现在翻一番。”胡鞍钢这样期待着国有企业的未来。 希望届时,中国国有公司不再是“断奶的孩子”,而是已经在习性上度过“紧逼日”,以全新的形象进入世界舞台。 (完) )。
标题:“年中经济注意:国企若“断奶”能否过好“紧日子”?”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