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4字,读完约7分钟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搞好库存,充分利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这是一个多月来李克强总理第三次提到库存资金问题。

这也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新思路:不依靠“水涨船高效应”,不依靠大量融资拉动经济增长,而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越来越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打破虚拟经济泡沫,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固、更加现实。

“四兆”这一曾经在金融危机期间独霸中国经济的刺激政策,已经不能处理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由于“关闭闸门”而发生粮食不足

央行之所以不想“放水”来救市,是因为这个“缺钱”不是银行真的没钱,而是目前大量的资金在银行系统空中周转。

今年6月,银领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断粮”危机。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夜间拆借利率上升至578.4个基点,收于13.444%,创历史新高。 那个盘曾经是达到30%的罕见高位。

一位交易员叹息说:“我们也是见证历史的人。”

面对该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许多人期待央行“放水”救市。 但是,央行并未采取任何主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操作,不仅没有降低存款水平,反而继续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打压银行习性的“伸手要钱”的期望。

据拆解分析,央行为了救市迟迟不放水,认为这“缺钱”并不是银行真的没钱,而是目前大量资金在银行系统空中周转,没有真正用于“刀刃”。

事实上,目前社会融资总额持续上升,m2以超过既定目标的速度大幅增加。 截至今年一季度,m2占gdp的比重接近200%,但实体经济并未因此而震荡。 工业附加值、ppi、pmi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指标改善有限,公司运营疲软、过剩问题突出,表明当前货币投入与实体经济增长严重脱节。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信托产品、民间信用等存在较大的对冲空之间,因此除了将一点点的公司获得的融资用于放贷而不是再生产,或者投资于金融产品之外,还会出现银行“短期贷款长”、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如果重新注入流动性,只能使情况更加严重。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四兆”的时效已经过去了

在天量信用资本的带动下,我国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但在经济迅速复苏的基础上,还出现了一系列“后遗症”。

2008年末,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我国经济也受到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8%,全年经济增长跌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止国内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跌,我国政府提出了“增长保证”,全面实施了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计划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随后也出台了18万亿元的投资方案。

受天量信用资本的带动,我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经济迅速复苏,当年实现了全年gdp的9.2%的增长。 周小川央行行长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当时,我国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中成绩突出,经济在世界上率先复苏,许多国家对此感到羡慕。”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但是,经济迅速恢复,也出现了“后遗症”。

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四兆”计划在当时看来确实是必要的,但这种大量投资的刺激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产能过剩、公司库存增加、库存积压等。 投资效果下降和环境问题的增加。

这些问题是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疲软的根本问题。

新政“攻坚”的结构性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新时期政府施政的要点已从控制经济增长率转移到环境、金融风险、生产和食品安全、改革等结构性问题上。

与金融危机时的“四兆”想法不同,新时期政府货币政策方面的要点,是如何将这些虚拟经济池中积累的钱引入实体经济,提高库存资金的采用效率。

本月以来,高层已多次表示“以好的增量来确保库存”。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7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按照持有压力、扶植管理的大致情况,对先进制造业、战术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前所未有的产业改造升级等 会议还强调要加大对“三农”和微型公司的信贷倾斜。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稳定增长”措施加快批准常用项目、加快信贷投放的方式。 银河证券认为,这类措施是比较目前广泛存在的金融媒体提出的比较指导意见,在金融业旅游,管理各种背离实体经济的资金关系。 这在短期内有可能提高分解利率,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资金价格关系的整理。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高盛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则认为,新时期政府施政关注的重点已从控制经济增长率转向环境、金融风险、生产和食品安全、改革等结构性问题。 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但新政的有利影响是,这些改革措施有可能降低系统性风险,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银行必须进行自愿检查

政府的“矫正”措施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也对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才能实现中央希望的效果?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从总量上看,没有理由和条件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有必要抑制货币增长。 对于目前大量投入产能过剩领域和房地产等投机行业的信贷,有必要进行压缩和控制。

他还表示,在更深层次上,将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使政府“企业化”。 “目前,资金低分配现象严重,大量银行信贷被一些高消费、低效率的政府项目、房地产项目所占据。 ”郭田勇说:“应该规范政府的财政投资支出,使这些项目退出资金诉求,让位给更需要资金支持的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并且,政府的“矫正”措施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对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缺钱之后,银行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资金结构和现金流管理。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于6月2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分行在7月5日前尽量不要大额收款,即日起收款额达到或超过3000万元的,应当经申报汇到分管行长级别。 与此同时,这家银行也开始清理月内到期的资产业务,以免发生同业违约。 全面暂停所有同业资产业务、部分套期保值业务。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经过这个角色,各银行迟早会结束。 特别是到了月末、季度末,因为要诉说这样的资金旺盛的季节,所以必须要准备好资金。 ’据银行相关人士称。

摩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货币政策上强调“增量以确保库存”的慷慨大方,他认为,今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暴涨是否会导致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 此外,加强风险管理是否会导致非银行融资大幅下跌和金融体系杠杆化,在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如何保证资金流向政府想支持的关键部门和领域,是下一步的首要问题。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中海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银行需要首先找到自身定位,平衡其服务型机构和上市公司的作用,不能只为追求利润而配置资金,将大量资金投入表外理财、同业业务等高收益而忽视实体经济诉求 政府要监督银行,贯彻业务合规,对部分超出适当规模的业务进行适度干预,“不得给予银行特殊地位”。

“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回顾

银行“缺钱”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随着年、当时货币、信用政策逐渐收紧,“缺钱”成为焦点。 股市没钱,银行缺钱,楼市资金也不充裕。 到处都是“缺钱”之下,“钱流”去了哪里? 年6月21日,新京报《钱荒》调查对当时的“钱荒”进行了深入报道,通过采访专家解释说“资金方面只是结构紧张”。

标题:“货币新政:告别“四万亿””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