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7字,读完约5分钟
6月7-8日,中美最高领导人将首次在非正式场合会晤,标志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全面展开。 建立在未来中美战术互信基础上的包括经济、贸易、投资在内的双边战术框架有望成型,推动中美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重要时期。
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迅速增加
应该说,吸引外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中国迅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经济和产业的升级。 但是,近年来,中国已从吸引外资的大国变为对外投资大国。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海外公司,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 其中,对美国、日本、东盟、香港的投资均有66.4%、47.8%、52%、32.9%的快速增长。 虽然中国已经跻身对外投资大国之列,但“进军海外”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与中国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地位也不相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全球贸易诉求持续萎缩,美国政府提出了“选择美国”的战术以吸引外来投资。 年,亚欧协会和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美关系研究所合作发表的《打开大门,完全利用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报告称,过去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增加了约25倍,美国政府积极欢迎中国对美投资
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美50个州中至少有35个州投资。 其中,德克萨斯州吸引的中国投资居全美首位,之后依次为纽约、弗吉尼亚、伊利诺伊、加州、密歇根、特拉华、新泽西、密西西比等州。 报告书用详细的数据显示了中国对美投资的类别和进展,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的投资比例、主要投资行业、新公司的投资、现有公司的收购额等。
但在现实情况下,中美双边投资规模并不最大,中美双边直接投资也存在严重差异等情况。 据统计,2008、2009年,中国对美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35.7%、96.7%、43.9%。 根据美方和中方的统计数据,截至年底,美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分别为54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的5亿美元和90亿美元。 从排名来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国,中国直接投资在美国排在第25位,中国对美投资总量占美国吸收外资总量的不到1%。
中国对美国投资的壁垒
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存在一定的壁垒,主要起因于美国的市场准入限制。 虽然美国的投资环境(市场开放度、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技术等)总体上优于中国,但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也同样遇到了市场准入问题。 在美国,在航空空、通信、核能、金融、海运等比较敏感的领域,有包括联邦法在内的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限制的严格规定。 此外,在美国许多州,外国人进入银行的领域、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也有一定的限制。 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缓和长期以来因贸易顺差而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和资产安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大规模向国外投资,推进了“资本入海”。 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对“战术投资”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警惕,常常遭到美国政府外资审查委员会( cfius )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阻挠,限制了对美敏感领域的投资,大大抑制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步伐。
相反,对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来说,近年来也出现了一定的障碍。 例如,美国同样认为中国存在市场准入问题,即准入前的国民待遇问题,还涉及包括中国国有公司和竞争中立问题在内的公平竞争。 因此,中美双方如何通过双边投资协定和一系列管制制定来消除障碍,突破中美双边直接投资的“天花板”,对两国和世界都有重要关系。
/ s2/ ]积极地推动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s2/]
所谓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 )是国与国之间为了鼓励、促进和保护本国公民在对方国家的投资而签订的双边条约。
中美投资协定( bit )谈判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由于80年代末期中美政治降温,谈判停滞。 2008年6月,中美两国恢复了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 从中美之间的投资关系来看,两国显然有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现实动力。
年4月,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讨论,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了美国年度双边投资协定范本( us model bit ),以取代先前2004年的双边投资协定。 但是,双方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障”、“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出口管制”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在许多分歧。 因为目前国际投资体系还没有形成像多边贸易体系那样普遍接受的规则体系,这对于双边投资协定来说,双方实际上是好处范围内的“对等妥协”。 中美应尽快恢复双边投资谈判。 双方可以在先易后难的基础上,适当分离双边投资谈判和投资自由化谈判,逐步放开名单限制,推进公司、商会等民间层面的投资协定,以缓解政府间的分歧。
未来中美在金融、能源、技术创新以及两国基础设施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合作前景,但中美双边投资的良性互动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战术的更高水平。 (作者是国家新闻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标题:“中美应积极推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