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7字,读完约3分钟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根据药品监督婴幼儿奶粉”后,工信部再次出拳。 昨天,工信部建议对婴幼儿配方乳业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项检查,通过加强领域准入管理淘汰质量安全不达标公司,增强客户信心。

与海外标准的合理对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这份《提高奶粉质量水平、为社会贡献信心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6项任务,包括对婴幼儿奶粉公司进行3个月( 6月1日至8月31日)的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加强领域准入管理,推进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质量安全保障条件的公司(项目)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公司技术改造,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舆论诱惑。

“工信部专项检查婴幼儿乳企”

提出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建设值得关注。 今年4月中乳协提出,新修订的我国婴幼儿奶粉第四代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但这一提法受到业界质疑。

此次提出的方案除了加快和完善婴幼儿奶粉生产维修领域的标准,从生产阶段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外,还要求与相关部门合作提高标准制定的透明度,合理应对国外标准。

警惕对奶粉的“盲目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工信部此次行动方案中频繁出现“恢复和提高顾客信心”的说法。 近年来,奶粉安全问题相继导致国内顾客“受伤”,重拾信心成为国内奶粉公司救助的关键。

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奶粉只有9.8万吨,而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奶粉为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3.7%。

受高额利润的驱使,一些公司“国内专用”生产所谓的进口奶粉。 此前媒体报道称,中国八成进口奶粉为品牌生产,严重扰乱了高档奶粉市场。

有专家认为,国产奶粉不被信任时,客户对洋奶粉也往往“盲目”信任,应警惕。

分解,分解

大型乳业市场份额集中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工信部出台的这些政策有利于提高乳制品质量,提高产品美誉度。 他指出,这对国内大型乳制品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淘汰一些小乳业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型乳业企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

王丁棉向媒体表示,将奶粉问题提升到中央决策层,升级监管技术手段,是奶粉领域快速发展的积极信号。 这将使高质量的国产企业品牌摆脱不自然的境遇,提高顾客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李静黄霄)。

■关联

瑞士大型乳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昨天,瑞士婴幼儿奶粉宣布将带领企业品牌bimbosa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近年来,奶粉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大大削弱了顾客对国产企业品牌奶粉质量的信心,进口高级奶粉越来越受到国民的欢迎。 目前,中国市场进口奶粉产地主要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全球主要奶源基地均瞄准中国市场。

“工信部专项检查婴幼儿乳企”

昨天,宾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瑞士婴幼儿奶粉龙头企业品牌宾博迅速制定了大中华区的快速发展战术,开始扩大中国市场。

据介绍,彬彬有礼于1932年开始生产儿童专用食品,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宾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德鲁斯昨天表示,宾宝占有瑞士65%以上的市场份额。

今年来“守护”婴幼儿奶粉大事记

●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提高奶粉质量水平的方案,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婴幼儿奶粉专项检测。

●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督婴幼儿奶粉质量”。

●4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年度食品安全要点业务安排》中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婴幼儿奶粉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3月,荷兰进口的美素丽儿奶粉涉嫌在中国代理商伪造制造问题奶粉,各地发生了奶粉检测行动。

标题:“工信部专项检查婴幼儿乳企”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