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5字,读完约8分钟

截至7月30日,陆续公布的30个省份上半部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7.6%的水平,其总量超过全国gdp总量31630.2亿元。 这种“双重超额”现象已经持续了近12年。

随着各省相继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近期gdp数据再次被置于关注的中心。

截至7月30日,陆续公布的30个省份上半部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7.6%的水平,其总量超过全国gdp总量31630.2亿元。 这种“双重超额”现象已经持续了近12年。

只是,目前处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央控制进一步提出了“底层思维”,gdp指标兼具政策指挥棒的功能,但中央和地方gdp呈现南辕北辙的趋势,“底层”在哪里变成了雾霾看花?

gdp是否应该成为政策决定的中心依据? 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从“双重超越”的原因开始。

GDP背离了“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看作是在一个国家疾驰的列车,经济数据是显示列车运行状态的仪表盘,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当然在这个仪表盘中起着核心作用。

但是,在中国,从1985年开始,中央和地方的这一数据上的“异步”已成为常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有3万亿元的差距,达到19.3%,2006年的差距为0.8万亿元,为3.84%; 2007年的差距为1.2万亿元,为5.1%; 2008年有2.6万亿元的差距,达到8.8%。

“中央和地方的统计数字相同。 地方主要根据县市级到省级阶段性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 中央通常由驻省调查总队单独进行,往往比地方数据客观,去除了水分。 ”。 中信建投研究部专题小组组长夏敏仁对记者说。

针对中央与地方数据脱节,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我国在使用生产法计量。 目前,我国的gdp核算采取的是分级核算体制,国家和地方分别核算gdp,因此在按地方统计时,从生产的角度将当地生产活动的价值纳入当地gdp核算,结果容易因重复核算而出现过剩的增长。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例如,某个地方的gdp可以包含在两省的计算中。 是在北京注册的公司,其首要业务在山东省,两个省都纳入该省的gdp核算。 例如,一家大公司在全国有分公司。 例如,总部设在北京,在其他地方有分公司。 总部可以根据各企业的收益之和进行统计,但各地将各企业的收益纳入统计也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根据gdp的定义,当地入驻公司的增加值,也就是最终产品的实际增加值并不高。 例如,一个产品卖5000元,但产品的增加值不是5000元。 原材料从国外购买可能需要3000元,因此实际上只增加了2000元。 ”。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这样解释道。 不仅是实体经济,在资本交易中,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也存在重复计算问题,例如江西上市公司在湖南减持,但两省都有可能被纳入统计。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除了这种统计做法带来的误差外,周春生说,中央地方“二本账”差距的另一个来源是地方注水伪装。

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核查了群众举报的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统计造假等问题,被抽查的71家工业公司共计2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竟被该地政府水涨85.1亿元。

gdp评估从未停止过

在上述横栏镇虚假案件中,据国家统计局检查,横栏镇有关领导在年5、6月间知道网络直报公司名单不实、编造虚假数据、代填公司统计数据等问题,但没有制止、纠正、解决

无独有偶,去年,国家统计局官网首次曝光重庆永川区和山西河津市介入公司独立报告数据,涉嫌违反统计法的行为。 统计局网站刊登的复印件显示,最先曝光的两个例子均涉嫌违反公司一系列表网直报制度规定和相关统计法律法规。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根据披露副本,山西河津被要求公司报告特定的数据。 经统计办公室核实,在一系列网络直报年报数据前后,山西省河津市统计局个别员工向某公司发送数据资料,要求公司根据该数据在网上提交。

《表网直报》是国家统计局为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而实施的新的数据提交流程。 年2月18日起,全国70万家“三上”公司(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资质以上建设公司及限额以上贸易和批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在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解决平台上,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 过去,各公司的数据报告从县汇总到州、市、省,直至中央。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关于该系统的应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公司‘一系列表’网络直报后,国家掌握第一手公司的真实数据,无论谁计算,差距都不会很大。”

但是,实施一年后,中央和地方的数据背离依然存在并有扩大的趋势,只通过统计改善很难纠正gdp数据的失真。

一家上海证券公司的宏观分解师对记者说,地方追求gdp是由业绩驱动和招商引资驱动的。

“gdp和引进外资是过去审查地方政府绩效的两个硬性指标。 gdp已成为衡量官僚执政水平的重要标杆。 特别是在中国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gdp考核权重更为突出,这个数字的大小与业绩好坏、运营商起落有关。 ”这个解体师说。

记者了解到,在某西部省份,经济增长率在考核中达到30%,乡镇通过市考核指标获得加分的,县给予同等分数加分,每加0.1分按1000元标准奖励,其中30%用于奖励主管。 而且,每加0.1个百分点,单位的经费总额就增加1%。 在本市获得加1分以上的,公司第一负责人直接表明年度优秀。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在现行体制下,gdp增长与地方绩效评价密切相关,各地自然都在追求gdp的高增长。 据一位专家介绍,目前的gdp统计有越往下越高的趋势,例如各县总和大于全市,各镇总和大于全县。

在美联储工作的周春生表示,美国很少查看各地公布的gdp数据,美国也很少对gdp进行各州州长的业绩考核,而是关注就业等数据。

修订有助于反映实际经济[/s2/]

对于地方有计算重复和水分伪装等问题。 受访者认为,受到地方数据的干扰,准确评估当地的政策效果和经济走势并不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经济决策的评估。

为了尽量真实地反映经济的面貌,国家统计局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除了通过过程提高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外,还包括统计数据的修订。

目前,中国每年的gdp数据通常会修订三次。 也就是说,第一次计算称为初步计算,第二次数据称为初步验证数据,最后称为最终验证数据。 首先是根据延迟发表的统计数据进行验证。

现在,美国对gdp的修订频率为每年5次,从7月31日开始,按照第五版sna规则修订的美国gdp比原值增加了3.1%,修订误差的大小也引起了许多关注。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将研究、开发和版权支出计入投资,并将养老金赤字首次纳入统计。 过去的投资只包括钢筋混凝土、机械设备、产品库存等“硬投资”。

“以前没有被列入计算的指标现在被列入了。 这与美国新兴产业等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如电视创作和文化公司的研发,作为投资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周春生说,美国使用新的做法进行统计有其合理之处。 因为它更能反映现实的经济状态,也更能反映国家的经济活动。

“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夏敏仁预计,未来中国可能会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统计方法。 一家媒体日前援引新闻工作者的话称,新的sna计算方法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其在国内宣传的可行性,但何时可用还没有时间表。

今年6月,习大大总书记提出“用gdp来讨论英雄已经不容易了”。 也就是说,要改进考核的做法和手段,既要看快速发展和基础,又要看显著成绩和潜在成绩,以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为重要考核文案。 这种口径的一些变化表明了gdp“偏离”官员业绩的可能性。

标题:“中央地方GDP统计相差3万亿 GDP考核挂钩政绩考核”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