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80字,读完约1分钟

7月29日,市场资金面再次紧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创7月2日以来新高,其中两周内shibor从88个基点上升至5.50%。 市场神经紧张,截至下午2时38分,上证综指重挫超过1.7%。

但是,许多人表示,7月29日“钱紧”是一种幻想,最近最难借钱的时间是上周四、周五,现在情况有所缓和。 事实上,央行无处不在的“窗口指导”导致资金供给失调,公开市场操作不足导致价格体系混乱等,是脆弱资金面的真正“元凶”。

“央行“指导价”导致钱紧假象 最艰难时期已过去”

据大相关人士介绍,在银行间市场隔夜、7天等短期资金大幅脱钩的情况下,央行将插手询问和介入。 这样,“趋利避害”的机构(银行较多)就可以将早盘的价格定得较低,在上午尽量减少成交。 证券公司、基金等机构上午投诉平头寸、平现券,货币供求进一步失衡,监管干预下的“幻想”频繁出现。

“央行“指导价”导致钱紧假象 最艰难时期已过去”

而且,央行公开市场一个多月来没有任何操作,导致了价格基准的缺失和价格体系的混乱。 据参加某shibor报价的股份公司称,上午10点半到11点的报价将加权,11点半将公布shibor的结果。 只能根据自己对前几天的价格和市场供求的预测来报价,短期内必须参考回购交易。 为了避免监管部门的“提问”,中长时间的报价更缺乏实际意义,犹如摆设。

“央行“指导价”导致钱紧假象 最艰难时期已过去”

许多市场人士认为,金融杠杆进入僵持阶段,央行公开市场套利连续暂停,自上而下紧缩难以再现,资金最为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标题:“央行“指导价”导致钱紧假象 最艰难时期已过去”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