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2字,读完约5分钟
【领先】中国经济上半年的“成绩单”今天公布了。 经济运行符合预期吗? 未来的经济政策如何调整?
中广网北京7月15日电据经济之声《中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gdp。 如果把已经公布的6月外贸、金融、cpi、ppi、pmi等一系列数据比喻为体操比赛的一系列动作,那么gdp数据就像最后的总分一样最引人注目。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并不明朗,上半年进出口逐渐下跌,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为13.5%,二季度增速降至4.3%。 其中,5月外贸总额仅增长0.3%,6月进一步下跌至负2%。 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超出预期反弹至2.7 ),工业生产者价格) ppi )连续16个月负增长,6月制造业采购管理者指数) pmi )接近荣枯线,仅为50.1% )。 分析师预测,受外部市场诉求低迷、出口价格上涨、贸易摩擦频发、国内工业生产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上半年gdp增长率持续下降,综合4月-6月数据,二季度gdp增长率有望从一季度的7.7%降至7.6%,降至7.5%。 我们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是7.5%。 中国经济自去年第四季度增长9.8%后,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 与中国经济放缓形成对比,出席第五轮中美战术与经济对话的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确定,当前中国经济扩张放缓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 结构调整是痛苦的,不可能很舒适。 就像运动员练习新动作一样,分数可能会暂时下降,但一旦结构调整完成,中国的经济将再次得到鼓舞。
由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家、国家新闻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王远鸿评价。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gdp数据。 许多专家预计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将从第一季度的7.7%下降到7.6%。 高盛、巴克莱、汇丰等海外机构将中国经济年增长预测下调至7.4%。
王远鸿:我的预想和大家一样,我想是7.6%左右。
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经济目前有下行压力,但也许还没到探底的时候。 特别是关于股市的未来,下限在哪里备受关注。 通常,例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会告诉华尔街和投资者,如果失业率降至6.5%,明年将退出所有量化宽松。 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上周的中美经济和战术对话期间说,今年的中国经济保证7%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能理解为年内的下限是7%吗?
王远鸿:今年的年度预期增长目标是7.5%。 通常政府有可能将7.5%作为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或下限。 目前的下限在7.5%还是8%上有分歧,但从整体上看,今年将7.5%作为年内的目标也许比较合适。
与中国经济放缓相比,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能从那些经济数据中分解经济景气结构的进展吗? 投资增速下降,社会费用总额上升,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注意指标吗?
王远鸿:你应该看看每月的数据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额,还有社会商品的零售额。 国民核算中对应的投资费用还是有差异的,投资费用结构应该是gdp中的投资和费用。 而重要结构是一二三产业结构,提高三产对经济增长整体的贡献率。 不料,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上升,这是反映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些实际上不是在二产内部压制一切,而是控制高能耗的,是原来谈的二高一本,实际上是在淘汰这些产能过剩的东西,但要点新兴产业国家鼓励。 地区结构也有调整,东部目前不容易保持高增长,中西部有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快速发展速度。 城乡结构都可以调整,收入结构也是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然,结构是长期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效果,所以政府必须在扩大结构的同时,维持经济增长。 这就是我们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稳定增长为调结构提供空之间。 如果结构完善,经济一定会更好,更长时间持续增长。 二不是矛盾,而是把握一个程度,平衡两者的关系。
李克强总理最近也重申,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经济运行建成合理区间,使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偏离“下限”,调整结构。 据说如果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决策层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人说今年底线是年初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应该人为刺激。 将来,如果出台了刺激的政策,会以什么为根据呢?
王远鸿: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下限是指大家讨论经济增长回到一定水平。 另外,从经济下滑的趋势来看,可以认为经济下滑的压力是不是在急剧扩大和积累,一旦积累,趋势性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一个是下限,另一个是下行压力的问题。
标题:“上半年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专家预计GDP增速为7.6%”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