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3字,读完约3分钟
6月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可能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每月削减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规模。 如果经济的快速发展状况符合FRB的预期,FRB每年都有可能结束债券购买行动。 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加强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资本回流将进一步推高美元汇率。 如果美元汇率突破前期长期下跌趋势线,预计将大幅上涨。
经济形势混乱
美国恢复势头良好,日欧恢复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下降
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导致美元升值和美国债务上升,加剧了国际资本向新兴市场的流失。 2008年金融危机回升以来,美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正增长,标准普尔据此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负稳定上调,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14个月来新高。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区间,但美联储削减或取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关口渐近,美元升值的后续动力对国际资本极具吸引力,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将继续加速。
国际资本逆转将使新兴市场经济阻滞经济明显减速。 世界银行6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将今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降至5.1%,低于其年初5.5%的预期。 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月份的8.4%降至7.7%,印度从6.1%降至5.7%,巴西从3.4%降至2.9%。 另外,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印度和巴西的高通胀、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等,都可能加剧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持续贬值。
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复苏依然缓慢,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内难以退出。 6月份,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了应对通货紧缩,4月份推出的大规模放松措施才刚刚开始,现在考虑退出这一政策还为时过早。 日本经济形势的好转,将加强日本“安倍经济政策”的延续,加剧日本进一步量化宽松的预期,日元贬值的预期也将持续。 澳大利亚在经济衰退持续的背景下,政府希望澳元进一步贬值刺激出口,澳元贬值将持续下去。
人民币升值势头微弱
内需增长不足,外需增长进一步放缓,人民币汇率可能对美元汇率小幅贬值
由于长期持续的大幅升值,人民币持续升值空期间逐渐被压缩。 中国经济从去年开始的弱复苏在今年第二季度被打破,复苏前景更加缓慢。 内需增长不足,外需增长进一步放缓,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触底。 在美国qe早期退出的预期中,国际资本外流将增加,但要加强中国的短期资本流动监管,国际短期资本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外流。 人民币短期对美元持续升值的压力将转变为小幅的美元贬值压力。 从未跌破本金的长期汇市来看,人民币一季度、二季度初均处于升值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在央行公布中间价下限值中不断受到冲击,但市场对远期人民币汇率的上涨依然保持平稳。 但是,可以看到,6月人民币贬值时,长期外国汇市反应极为迅速,市场对升值的反应比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更强烈。
但在美元升值可能持续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小幅贬值将难以抵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其他货币升值。 因为这2003年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将对美元汇率发生小幅贬值,而较为有效的汇率可能会持续小幅升值。 这将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国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同时将汇率政策目标从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为稳定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弹性,促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依赖和美元汇率波动而产生的较为有效的汇率
标题:“三季度: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