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6字,读完约3分钟
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7%,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9%。 ppi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 专家表示,通胀短期低位保持稳定,但需要关注流动性失衡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统计局数据显示,年6月,全国居民支出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7%。 其中,城市上升2.6%,农村上升2.8%。 食品价格上涨4.9%,非食品价格上涨1.6%; 商品价格上涨了2.6%,服务价格上涨了2.7%。 上半年,全国居民支出总额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4%。
统计局表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7%,比上个月下降0.6%。 工业生产者购买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6%,比上个月下降0.5%。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2%,工业生产者采购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4%。
cpi数据比去年同期上升2.7%,涨幅比5月扩大0.6个百分点。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相对于基数的下降,推高了6月份的cpi涨幅。
海通证券(行情、问诊)宏观首席分解师姜超则认为,通胀短期低位稳定,下半年反弹幅度有限,ppi已陷入通货紧缩,年内或转正无望。 人民币贬值加强,热钱流入减少,央行保持壁垒上的看法,金融机构降低杠杆作用,流动性异常紧张,流动性失衡或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姜超指出,6月汇丰PMI持续下跌,购入价格下跌,导致库存周期推迟,6月以来发电量和煤炭消费量下跌,挖掘机的采用情况恶化,未来经济增长不容乐观。
UBS证券分析师沈文春认为,近期银行间市场“缺钱”也有可能通过资金价格上涨、信贷扩张放缓等途径对实体经济造成后续负面影响。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率有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但沈文春也认为,尽管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但政府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在提高,表明了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 “不提出新的大刺激政策,杠杆化,推进结构改革”成为新政府实施的首要构想。
调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摩尼塔苏畅认为,展望未来,相对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美国周期性复苏,将对中国出口形成一定的牵引力。
另外,苏畅指出,负面因素在于流动性极限的收紧。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非常高,略有下跌,但货币市场缺钱对金融市场和银行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如果持续时间长,也会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s2/] :
年6月及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
标题:“6月CPI同比上涨2.7% 警惕流动性偏紧负面影响”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