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6字,读完约5分钟
制图:蔡华伟
对花钱的部门和公司来说,财政资金是“韩信官兵,多多益善”,至于能否顺利使用,在想法中一般不是第一位
充分利用财政存量资金,关系到各部门手头可支配的资金的调整
必须警惕部门用“用尽”的极端方法“消化”库存资金
7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利用存量,好好利用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侵吞挪用的钱并恢复原状,堵住“逃掉”的钱。 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稳定增长、结构调整、造福民生的关键行业和关键环节,提高资金的招聘效率。
财政存量资金是如何形成的? 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金呢? 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财政分配往往发生某个项目缺钱、某个项目用不上钱的情况,招聘效果不高
审计署近日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全年中央本级财政资金闲置较多,未形成较为有效的诉求,104个部门本级余额结转396.4亿元。 地方财政资金闲置也很多,提取的18个省本级财政专家的存款余额相当于国库存款的44%。
地方政府性债务鉴定显示,地方债务规模快速增长,突出了部分地区和领域的债务风险,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189%。
一方面是大量财政资金被搁置,咬住账本“睡”,另一方面是地方财政“紧逼”,所以债务规模迅速增加。 之所以存在这种矛盾的状况,确实是不可思议和困惑。 政府是在亏钱还是没有亏钱呢?
“大量财政资金积压,首要原因是预算编制不合理,来不及转移支付。 ”社科院财经战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预算编制的项目当年没有实施条件,部门得不到财政资金后不能安排录用,有的是转移支付的资金有点滞后,地方财政未能安排录用。 当然,也有预算编制没有问题的资金,但是现实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编制的资金不再使用了。
“闲置、滞涨的财政资金的产生,除了项目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外,大多是盲目借钱的结果。 ”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政府部门还没有考虑要做什么,先拿到钱再说。 即使有资金录用的方向,也没有科学基准能够马上使用财政资金配置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 给一个项目分配多少财政资金,往往是讨价还价、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由于新闻不对称,财政资金分配经常发生某个项目缺钱,某个项目用不上钱的情况,财政资金的采用效果不高。
刘尚希表示,财政资金是各级政府各部门、机构具体募集的,对于花钱的部门、机构来说,财政资金是“韩信将士,多多益善”,在考虑中一般不是第一位的。 “如何将财政资金向经济、社会全方位分配,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当前面临的大问题。 ”他说。
“充分利用财政存量资金是国务院提出充分利用货币存量后采取的新措施。 着眼于库存,是本届政府的重要构想,也是当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切入点。 ”刘尚希说。
(/S2 ) )将财政存量资金趴在账上放置、活用,就是回收这些资金,重新配置后统一采用)/S2 ) )。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0.1%。 近几个月来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很多,特别是从8月1日开始增值税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形势相当严峻。
“财政存量资金趴在账上放置、沉淀、充分利用,就是要回收这些资金,重新配置后统一采用。 这对于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缓解日益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资金效益至关重要。 ”杨志勇说。
“要充分利用财政存量资金,如何优化支出结构,把真正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更为重要。 ”刘尚希表示,这涉及协调各部门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与各部门的利益、权力密切相关。 要利用财政资金存量,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打破优势存量,重构资金分配规则,将有限资金集中在稳定增长、结构调整、惠及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重要环节,改造贫民区、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收入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资金录用效率。
要从根本上处理资金闲置问题,就必须引出预算的“龙头”
充分利用盈余对政府机构来说,意味着难得来的钱会被“回收”,部门的好处必然会消失,次年的预算也有可能被削减。 为了挽回被动局面,一点部门不考虑先后,想办法突击浪费,不是吗?
“这确实是利用库存资金的一大风险。 如果一些部门用“用尽”的极端方法“消化”库存资金,不仅会违背国家的初衷,而且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无效和浪费。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杨志勇说。
杨志勇认为,从根本上处理资金闲置问题,必须留住预算这个“龙头”,细化预算编制,切实必要,切实可行,然后再安排预算。 例如,因为也有跨年度的项目,所以可以考虑以项目的诉求为基础,按照资金支出的法则,编制比1年度长的中期预算。 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就会安排多少资金?
杨志勇认为,“要做好项目资金的录用计划,大力确保财政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中”,认为无项目安排预算资金,或者每年根据gdp规模按一定比例安排预算资金是不科学的 因为每年的gdp增长很快。 不看项目按比例计算财政资金投入,不容易准确把握,经常会觉得是花钱还是不花钱,但不清楚这些钱花在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财政资金的业绩
标题:“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经济聚焦)”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