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2字,读完约3分钟
“准吃不准种”背后涉及物种生态环保 据本社报道,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日前批准发放了三种
据“准不可食用物种”背后物种生态环境保护 总公司报道,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结果,农业部日前批准颁发了3种可使用转基因大豆作为加工原料的进口安全证书。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作为加工原料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审查情况》,2004年以来,我国批准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但其中仍处于比较有效期内的有3种。 迄今为止,包括已批准的,我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种达11种。 “美国农业部的举措一方面证明了国家在这方面的态度有所缓和; 而且,这对我国原本就很疲软的大豆种植产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卓创信息大豆领域的分解师张兰兰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说。 张兰兰表示,近年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受到双重挤压。 另一方面,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相比,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不仅价格高,而且制油率低,没有竞争特点; 另一方面,与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相比,大豆的种植收益非常小,同时需要费用、劳力、时间,再加上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大量流入,我国大豆种植没有竞争力。 资料显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每年从阿根廷和巴西进口大量大豆,而国内农户大规模抛弃大豆,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每年呈减少趋势。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近4%,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0%,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0%。 “农民并不是因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而放弃了种子,而是因为在国内不能满足市场诉求,进口大豆才增加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但农药和时间要比别人长得多。 农户不愿意种大豆的另一个首要原因是,与玉米等替代作物相比,种大豆的收益远远不及。 ” 朱毅告诉记者,尽管转基因大豆种植收益更高,同时国家也允许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但不开放转基因大豆的种植。 简单来说,就是“只能吃,不能种”。 另外,由于国家不批准栽培,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国内目前也没有自主开发的转基因大豆种子。 (/h ) )“你不能说‘不能吃种子’。 我们已经承认它(转基因大豆)是安全的,然后允许进入,已经吃了很多年了。 ”朱毅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禁止转基因大豆的种植主要出于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二是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还涉及物种生态环境的保护。 (/h ) )“转基因作物也和传统的作物一样,可以和作物及其附近生长的植物杂交。 这样的话,到了开花授粉的时候,国产大豆有可能不能适应生长环境。 农业生产事关国家战术安全,国家在这方面比较谨慎。 ”上述行业的人说。
标题:“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