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0字,读完约7分钟
外汇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0号文》),分析外汇局此次调整银行结汇首付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提高银行购汇“积极性”。 二是遏制银行过度发放外汇贷款的势头。 预计拆解将在20日文马上见效,包括5月在内的未来几个月外汇占用规模将下跌。
长城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受外汇流入和20号文的影响下跌。 1 .继上月存款季节性净流出之后,5月存款恢复正常增长,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6.2%,与上月基本持平。 2 .从品种来看,公共存款增长率连续几个月上升趋势停止,外汇占款大幅增长趋势停止。 这应该是受到外汇局20号文的影响。 民间存款增长率在下行数月后,从企业走向稳定的整体来看,公存和私存增长率(分别为16.1%和16.3% )均与上月基本持平。 3 .总体上存款增长情况恢复正常,储蓄存款脱媒效果已经趋于平稳。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用收支表显示,5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用余额274299.51亿元,新增668.62亿元,连续6个月增长,但环比增长率大幅下跌。
银行结算首付管理不断调整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银行结算综合首付是具有外汇资格的其他存款性企业(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及地方金融机构等,是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过程中形成的外汇首付。 银行每天代理结算、自助结算或远期结算业务操作后,参与银行间外国汇市进行平盘操作,对冲风险,其剩余资金形成银行结算仓位,属于存量统计范畴。
银行结算综合首付处于负区间时,是指公司向银行大量签订长期结算业务,但银行为了对冲风险,在银行间即期外国汇市抛售同等金额的外汇,经常发生在跨境资金流入较多的时候。
银行结算管理规定曾多次调整。 2001年至2005年,对银行实施了结汇周转金收缴,实现了制度下正区间治理; 2006年至年10月,银行结算综合首付实行权责发生制正区间管理。 两者的区别第一是针对长期结汇合同或履约方向调整结汇。 年11月至年4月,银行结算综合首付实行了收支发生制的暂时下限管理,并尝试了以后的首付正负区间管理。 在此期间,为了抑制外汇流入,外汇局于去年11月和年3月两次调整了下限值。 其目的是银行调整长期结汇价格,严格真实性审查。 截至2004年4月,银行结算综合首付通过权责发生制实施正负区间管理。 年5月,为了加强外汇流入的管理,再次规范了结汇综合首付的下限。
在权责发生制下,银行结算综合首付余额稳定,从未低于100亿美元,约三年来超过300亿美元; 在收支实现制下,银行结汇波动很大,有时会降到零以下。 例如,资金流入规模较大时,目前签约的远期结汇诉求增加,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拉平外汇抛售。 此时,从权责发生制的角度来看,银行的结汇没有太大变化; 从实现收支制的角度看,根据目前的履约情况,这些新合同的合同还不能计入银行结算首付,但此时已有部分外汇抛售,银行结算首付的实际规模减少。 因为外汇局会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和切换政策。
外汇局数据显示,在权责发生制下,全年银行结汇额稳定在30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之间,第四季度略有回升。 但在实现收支制下,银行结汇减少较快。 年末实现收支制下,银行结汇407亿美元,全年最高点为9月的555亿美元。 四季度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居民和公司结汇意愿下降,人民币吸引力增加,导致远期结汇规模大于远期结汇规模,商业银行通过即期外汇汇市抛售外汇,仅去年四季度收支就实现了148亿美元的银行结汇。 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涨幅为0.9%,银行代理商长期网络结算规模为143亿美元。 与此相比,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计将继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前4个月涨幅为1.0%,银行代理人长期净汇率为254亿美元。 因为,通过现金主义实现银行结算,综合首付规模迅速下降,但预计仍将在100亿美元左右。
银行间的流动性或相对趋势
外汇局调整银行结算首付的此次目的有两个。 一是提高银行购汇的“积极性”。 二是遏制银行过度发放外汇贷款的势头。 20中文可以控制对最近银行收购规模的影响,银行增持了150亿美元左右,但今后的影响值得关注。 从银行综合结算职位规模的历史走势来看,跨境资金流入规模较高时,在收支实现制下银行结算职位减少较快,但在权责发生制下银行结算职位较为稳定。
但是,在20日的文章中,没有将结算出售位置从权责发生制改为现金主义实现制。 因为,至今仍根据年4月外汇管理规定,银行结算出售综合职位通过权责发生制实行正负区间管理。 这些与年末的规定不同,当时将权责发生制变更为现金主义实现制,但在现金主义实现制中现金主义的增资规模较高。
具体来说,这条新规则有两个作用。 另一方面,抑制今后新签订长期汇率合同。 由于限制了远期网络结算的规模,商业银行通过即期外国汇市抛售外汇的平面操作减少,银行结算的综合首付不得不下降。 另一方面,银行主动买入首付将缓解长期网络结算带来的外汇抛售压力。
20日文的首要影响对象是四大国有银行。 这次的新调整不包括政策性银行,但是后者由于使命和业务领域等原因,外汇贷款很多,外汇存款很少。 年4月,汇率改革全面宣传了银行结算银行的正负区间管理,从当时规定的下限限额可以推测,所有金融机构银行结算银行的综合负首付规模主要包括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内的几大规模 结合外汇存款贷款的规模来看,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外汇存款贷款规模相对较低。
外汇贷款增长放缓。 考虑到政策性银行中资银行参考贷款比例为75%,外资银行参考贷款比例为100%,一些银行的比例明显不符合要求。 因此,20日文并未要求商业银行立即将外汇存款率调整为参考标准,只是从银行结汇综合首付限额上限制了外汇贷款的增长。 但山震虎效果明显,应提醒商业银行合理延缓外汇贷款增速,使外汇存款率接近参考标准。 4月外汇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不到上月的6成,仅为847亿元。 这表明20日文在提醒商业银行合理延缓外汇贷款增长率方面效果显著。
新的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有规模下降了。 笔者预计,5月至8月外汇占款流入规模约为1000亿元至2000亿元。 从年底到上半年,外汇局也出台过银行结汇增资的相关措施。 受这一措施的影响,金融机构的外汇占用金增长将减缓,但不会因此而逆转。 年第四季度以后,发生了跨界流失,其重要影响因素是欧洲球蛋白危机的深发酵导致的全球资金冻结。 另一方面,外汇贷款增长放缓,在既定的外汇收入下,公司只能通过购买汇率来获取外汇,从而增加了银行代理商的汇率诉求。 因此,银行代理商结汇增速放缓,金融机构外汇占有率也相应放缓。 从去年9月到年4月,情况相反,外汇贷款增速加快,银行代购诉求下降,导致银行代购结算和外汇占款加速增加。
投资者应关注影响流动性的政策风险,笔者认为20日文本在政策执行中很快见效,包括5月在内的未来几个月新增外汇占用规模将回到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银行间流动性相对紧张,对充分享受宽松流动性环境的部分资产价格构成调整压力,
标题:“外汇占款增长显着回落 或因20号文影响”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