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2字,读完约5分钟
“欧盟方面希望损失47.6%以上,接受价格承诺,但这一价格未能接受,未能达成第一次协议。 》6月5日,在商务部中欧光伏产品贸易纠纷特别发布会后,中国机电商会会长张钰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地时间6月4日,欧洲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决结果,决定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公布裁定案后,6月5日上午,机电商会和主要光伏公司进行信息表态,希望通过进一步对话和协商,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
欧洲方面还没有对第二次谈判请求作出答复
据介绍,最初由欧盟方面出主意,按价格约定方法处理双方的分歧,由中国机电商会与欧盟委员会协商,明确双方可操作、公司可接受和执行、相关组织可监测的价格水平。
前几天,中国机电商会派出员工小组与欧洲方面进行了第一次谈判,很遗憾,中方提出的价格谈判方案欧盟不接受,不听中方越来越多的证明和说明,因此“不能谈了”。
“价格承诺明确欧盟主观上无法认定的水平。 希望欧盟结合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欧盟光伏市场的价格水平进行明确,估算出中国企业可以接受的价格。 ”张钰晶说。
中方已经向欧盟方面提出了谈判要求,但欧盟方面还没有给予答复,包括谁提出方案在内也不明确。 如果中欧双方在未来两个月达成商定的价格方案,欧盟将不再向中国光伏公司征收关税,关键是方案谈判的结果。
关于欧洲委员会的政策决定,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强调,中方的三种态度没有变化。 第一,坚决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第二,通过多次谈判、协商处理贸易纠纷第三,坚决维护国家的好处、产业的好处、公司的好处。
“光伏产品原材料下降和中国产业进步是中国光伏电池具有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原因,而不是欧盟一些公司主张的倾销、补贴行为,认为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是没有根据的。 ”沈丹阳说。
11.8%税率表现出灵活性
但是,欧方此次公布的裁定结果是,临时反倾销税率从此前建议的47.6%降至目前的11.8%。 沈丹阳认为这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而欧方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是中国政府特别是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亲自做了许多重要工作的结果。
6月3日晚,李克强总理与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再次亲自谈判。
李克强总理在电话中表示,中方了解到欧盟公司目前处于困境,看到欧盟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光伏产品方案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有可能影响中欧公司的利益,而且贸易战没有赢家 他表示,希望中欧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协商处理贸易争端。
目前欧盟的初裁结果将对出口公司造成一定的伤害。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司长刘丹阳表示,我国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11.8%的反倾销税可能对部分公司造成一些伤害,对整个光伏产业也有一定伤害,但伤害幅度经过计算,数据准确。
在谈到价格承诺和征收关税对公司的影响时,张钰晶表示,根据双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承诺,公司可以达成交易,但征税是欧盟单方面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我方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如果谈判破裂,按46.7%征收对本公司来说是致命的,不仅是中国,包括欧盟的相关产业公司,打击也非常严重。 我们努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 ”张钰晶说。
葡萄酒事件不是“报复”[/s2/]
在欧盟首次破案当天,商务部启动了对欧盟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被解读为中方对欧盟反倾销案的“报复”措施。
对此,刘丹阳解释说,葡萄酒事件是根据国内葡萄酒产业申请的,也是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和程序开始的正常贸易调查。 作为中国政府的调查机构,一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也持慎重态度。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09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从6.4万公升上升到25.7万公升,年均增长率达到59.83%。 每年从欧盟的进口额达到了10亿4千万美元。
“我们知道葡萄酒领域是欧洲农业的一部分,在欧洲也是比较重要和敏感的领域。 虽然金额不是很大,但很重要。 我们很了解这些事情。 ”刘丹阳表示,中国调查机构在调查过程中,将依法公平、公正、透明地进行审查和调查,并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
目前,中国行业已准备与欧洲委员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中欧政府间高层信息表达渠道也畅通。
经过双方协商,中欧经贸混合委员会将于本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届时包括光伏贸易争端在内的经贸问题将在会上讨论。 “如果欧方能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条件,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也将在今年适当时候举行。 另外,中方对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开始也已经开始了研究。 ”沈丹阳说。
标题:“首轮光伏价钱谈判未果 欧方尚未回复第二轮谈判要求”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