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9字,读完约5分钟
自十八大以来即被看做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的城镇化,正在渐趋明朗。记者获悉,事关城镇化发
十八大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的城市化逐渐明朗。 记者预计,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路径、方法、目标相关的“城镇化中的长时间规划”将在年内出台,这意味着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周期将正式开启。 “产城融合”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 背景: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 在前几天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向大会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如下 目前,由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一点城市面临着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轻环境等“城市病”问题。 一位研究者指出,处理“城市病”的最佳方法是建设城市群。 《报告》中,城市群关联的快速发展战术已经被列为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另外还具备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市群7大规模。 按照发改委的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迅速发展为世界级,还将建设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城市群。 产业:“产城融合”正走向前面 上述10个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10大支柱,10%的国土面积承载着2/3以上的经济总量。 但是,10大城市群只有全国经济总量的2/3,只有全国人口的1/3。 这两年来,在讨论城市化快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包括政府、学术界在内发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户籍等制度的束缚,另一方面也与产业配置不合理有关。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超过50%,但许多地区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没有这一产业结构,就不容易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城镇人口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因此,产业支援是这些城市群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 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企业董事郭莹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快速发展产业园区,借力“产城融合”,是实现新型城市化的途径之一。 “以此为路径,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快速发展的统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统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统一。 》作为中关村(行情、问诊)的开发建设者,北科建一直专注于用科技房地产实践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北科在全国各地建设嘉兴智富城,北科建设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北科建设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北科建设长春北湖科技园4个科技房地产实践项目,总投资达250亿元,总建筑面积410万平方米 “新型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科技园作为城市扩张的先导区,运用房地产的规划和运营能力,丰富商务商务和居住休闲功能,并且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公共资源的投入完整。 ”郭莹辉强调。 启迪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济武对本报记者表示,“产城融合”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以吸引高素质人士为基础,集实体产业快速发展、创新集群引进、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专家:科技新城模式逐渐兴起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快速发展战术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告诉本报记者,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许多大型房地产公司相继“产 据报道,刘云正在计划结合医疗等各种生活服务功能,目前各地正在推广许多类似的例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备受政府和公司欢迎的“产城融合”模式多为科技新城。 与以前流传的产业园和科技园相比,科技新城强调了园到城和产城融合的变化。 这与“人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方向一致。 日前,嘉兴首个科技新城项目“嘉兴智富城”的5万平方米孵化器竣工,备受业界关注。 该项目从规划之初就确定要建设城市功能覆盖完善的产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此外,嘉兴智富城是北科建设科技新城产品的首批样品,以产业研发区为主体功能,辅助商业功能区和生态住宅区,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建设产业化的城市,“城市带业、兴业、宜居的业、和谐的 “未来,中国城市化还面临漫长而艰难的升级转型之路,科技新城将国家自主创新战术与城市化紧密结合,如果做得好,将大有可为。 ’着名的经济学家马光远这样说道。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稍大的房地产公司实际上发挥了筹资建设的作用,理论上房地产公司起到了融资的拖沓作用。 刘元春表示,科技新城等方法推进的“产城融合”模式,将产业与城市化建设很好地融合,是一项很好的创新。
标题:“产城融合: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趋势”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