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媒体爆出“重磅消息”,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国家审计署于100%年11月至100%年2月对36个地方政府进行了本级考核,结果显示,审计署核定的36个地区债务中,有9个省会城市的本级政府予以偿还。 在9个省会城市中,债务率最高的达到了188%,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到了219%。
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昨天致电审计署求证,审计署有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国家审计署除7月28日在官网发表了开展政府债务审核的公告外,没有发布过地方债务审核进展的新闻。 “我不知道那么多新闻是从哪里来的。 ”这位员工说。
哪个9个城市
根据目前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该名单推测难度较大。 但该媒体总结的数据显示,从公开的债务和财政新闻入手,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最高的是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兰州。
这次审计署的评选结果还没有出来,不知道以前排名的“9个城市”在这次的新调查中,是否有更强的信息。 “中国式底特律”会破产吗?
投票的预测不理想
“中国不会发生底特律式破产。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确定,中国目前的债务问题是财务困境,不是债务危机。 但各大投行对我国地方债问题一致持“不理想”的观点。
彭博的四位拆师表示,年底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可能上升了50%。 到今年6月30日,贷款余额可能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
摩根大通在上个月的报告中写道,今天的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似,广义的信用规模已经几乎达到了gdp规模的两倍。 摩根经济学家grace ng说:“按照国际惯例,人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杠杆率上升得如此迅速,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会变高。”
野村证券年初根据“5-30”定律表示,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上升。 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负债率上升了约30个百分点,而野村估计,2007-年中国的负债率上升了34%。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宏观分析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国家即将再次开始审查,表明“地方债”问题确实严峻。 目前,一些省市债务严重是事实,但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持有资产规模达到100万亿元,几乎是gdp的两倍。 这种情况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完全可以控制。
压力被夸大了吗? [/s2/]
浙江省沿海城市的一位县长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外界对“地方债”的压力实在夸张,事实上,以他县为例,地方债占gdp的比例不到1/3。 目前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存在泡沫化现象,“土地出售”处理地方债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但县政府重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挖掘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如绿色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解体师陶英杰认为,地方政府仍有许多优质资产,通过减持资产可以应对“地方债”的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地方债的首要来源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大,这些投资虽然回收时间长,但在未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是优质资产。 预计未来18个月,中央政府将扩大地方债市场规模,通过地方直接利用发行债券再融资等方式解决地方政府放贷问题。
标题:“9城市负债已超100%?”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