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公布了今年首次在产业领域消除产能落后的公司名单。 这次的生产能力削减名单中包括了19个工业领域,19个上市公司。 按常理,企业产能淘汰下降后,一般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但大部分企业次日表示,本轮公布的淘汰落后生产线名单对企业业绩基本没有影响。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实际上,19家上市公司淘汰的产能比较多,仅包钢股份(行情、问诊)焦化厂焦炭产能就达到172万吨,即使是最小的新乡化纤(行情、问诊)也需要淘汰2万吨化纤产能。 那么,本轮淘汰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如此之小,在二级市场上为何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呢? 从相关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反馈可以看出,关于清单上的报废产能,很多企业相关生产线已经停止或解体。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另一方面,这反映了中国一直以来流传的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过程中存在“重复淘汰”的问题。 以水泥领域为例,实际上上部分公司的磨机和窑立生产线已经被淘汰,但再次出现在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上。

另一方面,在落后的生产线被淘汰的背后,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线相继确立。 以钢铁业为例,名单中炼铁报废落后产能公司9家,计划报废13座高炉,容积均在450立方米以下,共报废277万吨炼铁产能。 炼钢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公司24家,共淘汰炼钢产能697.9万吨。 但据公开新闻报道,我国年上半年新生产的高炉数量达到15座,新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吨。 据计算,虽然遭遇了落后的产能淘汰,但钢铁领域的年新产能达到了1000万吨左右。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每次都有可能成为淘汰落后产能行动要点对象的造纸领域也同样陷入“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 此次名单涉及274家造纸公司,销毁能力为621.06万吨。 但是,据卓创信息不完全统计,年国内造纸新产能达到900万吨,造纸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产能过剩与诉求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今年以来,先是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盲目扩大的通知》,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金融十条》,强调禁止对过剩产能违规项目新融资,进而淘汰日前落后的产能 但是,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煤炭、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等的生产能力仍在持续释放。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公司层面担心的不是落后的生产能力被淘汰,而是市场份额丧失,首要害怕会导致银行停止融资的风险。 因此,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公司依然继续生产。 另外,新旧生产线“你们唱了我就上场”,很多公司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新建更大生产线的速度,以前流传下来的领域产能过剩,短时间内难以处理。

“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公司仍在单纯依靠外延性快速发展的以前产业传入的老路,公司的业绩主要依靠涨价和市场容量的增长来增长。 要调整产业结构,摆脱落后产能淘汰过剩的恶性循环,中国企业必须加大对以前流传的特征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力度,独立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和技术,真正实现内生增长。 只有真正实现技术进步,产品附加值才能提高,公司竞争力才能增强。

标题:“走出产能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