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8字,读完约6分钟
有效诉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叠加在一起,成为影响当前工业经济顺利运行的突出矛盾。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到底有多严重? 原因是什么? 有解决办法吗? 记者就此独家采访了工业和新闻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生产能力过剩有多严重?
问题在大多数工业领域普遍存在
记者:目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有多严重?
朱宏任: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大部分工业领域普遍存在。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今年上半年工业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9%,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低水平。
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领域的产能过剩尤为突出。 年末,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领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1.9%、73.7%、73.1%、75%,明显低于国际一般水平。 另外,这些领域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中、待建的项目,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加剧。
记者:出现产能过剩的危害了吧?
朱宏任:是的。 工业产品供给超过需求,价格下跌压力不断加大,公司普遍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利润下降。 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领域公司亏损面分别为28.2%、34.9%、27.8%、35.7%; 主要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04%、-0.29%、6.63%、0.14%,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7、3.64、4.68、3.8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 其中,1月至2月平均下降1.6%,3、4、5个月分别下降1.9%、2.6%、2.9%,降幅逐月扩大。 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7%,连续3个月比上个月下降0.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一些领域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快速发展,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系统性风险。
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完全不是市场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深层原因
记者:产能过剩为什么愈演愈烈?
朱宏任: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完全不是市场因素,有体制机制、管理方法、快速发展方法等深刻原因。
一是行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扭曲了投资行为。 由于一点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比较有效的发挥。 另外,一些地方地价低,地价供给地为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方法吸引外资,影响了公司的正常投资决策。 另外,由于投资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也助长了一些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在一个领域带来的产能无序扩张,是产能过剩问题多年无法处理的根本原因。
二是集中考核监管竞争领域快速发展的方法难以抑制产能过剩。 由于违规审批项目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比较有效的抑制。 例如,近年来电解铝领域新增的1800万吨生产能力中,国务院相关部门批准的只有80万吨; 未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违规新增水泥生产能力8亿吨。
三是推进公司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对技术、标准、规范等促进产业自主快速发展的措施的研究,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环境、秩序落后,对现有措施的监督执行也不充分,一点也达不到环境保护、能耗、安全等标准的公司以不公平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领域无序竞争。 受经济高速增长的诉求吸引,公司无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公司管理等,只是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行业重复建设。 而且产业集中度低,大企业不大不强,没有形成优质企业广告主导的产业快速发展格局,领域快速发展的协调和自律能力低。
五、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扩大了产能过剩的影响。 一个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性诉求旺盛,一点点领域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随着国际市场诉求的减少和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船舶领域是典型的例子。 2007年国际市场呼吁的高速增长直接使我国船舶生产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增长了6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订单直线下跌,我国船舶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
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过剩?
从7个方面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记者:那么,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法吗?
朱宏任:今后一个时期,工信部将解决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领域为突破口。
记者:您能透露一下具体措施吗?
朱宏任(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我省认真分析了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的情况和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研究形成了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的政策措施思路。
首先,必须坚决抑制产能过剩领域盲目扩大的势头。 5月10日,快速发展改革委、工业和新闻部联合印发通知,充分认识到各地控制严重过剩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禁批准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新产能项目,坚决终止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建设项目, 要求各地区人民政府对控制当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领域盲目扩张负总责任,确定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监督检查。
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参与研究制定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的总体方案,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改委正在共同研究制定《解决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 一是通过挖掘内需市场潜力,改善诉求结构,比较有效地释放内需,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支持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节能环保改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有市场诉求的项目。 二是通过促进公司合并重组,综合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 三是要提前完成淘汰产能过剩领域“十二五”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提高地方标准,实行产能等量减量置换制度,鼓励淘汰落后产能。 四是结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领域的优势分工实施措施,对比提出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措施。 五要逐步发挥对计划、政策、标准的约束作用,严格准入条件,加强领域准入管理,健全领域监测体系和产能过剩状况的早期预警制度,加强和完善领域管理。 六是通过加强土地、环境保护、金融、质检、安全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过剩产能退出和产业结构调整。 七、推进投资和财税等重要行业改革深化,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
标题:“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