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0字,读完约5分钟
据中国之声《信息纵横》报道,国家审计署官网每次发布的审计公告几乎都达数千字,昨天上午,审计署网站上只有31字的消息一发布,就立刻引起了轰动。
这31个字母的复印件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最近,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审计局组织全国审计机构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虽然不是第一次对政府债务进行审查,但这次是极其特殊的。 往年,是审计机关休假的月份,今年的审计员注定没有假期。 参加的是全国的鉴定机构,可见力量之大。 最重要的是,从去年11月至去年2月,审计机关刚刚抽查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年度以来的政府性债务状况。 时隔短短半年重新审查地方债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首先,从一系列数据来看地方债的规模。 根据6月发表的审计结果,全年,9个省会城市的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到188%,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达到219 %。 13个省会城市的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偿还率超过了20%,最高达到了6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激增至50%。 许多中国官员也对地方债频繁表示担忧。
本月初,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警告说,地方政府要“高度警惕”债务与日俱增。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近日在第六届财富论坛上说的话也震惊了许多人。 他说,去年全国土地转让净利润不足以支撑地方债。 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公司风险就会恶化。
那么,这意味着这种规模的地方债处于悬崖边缘吗? 还是意味着可以安心生活? 暂时各界的观点不一致。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此时有必要进行规模空前的鉴定。
马光远: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动性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包括流动性银行的财富技术商品、地方债、房地产在内,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对未来中国经济整体的复苏会有什么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弄清楚基础卡是很重要的。
马光远认为,了解家底后,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最终降低地方债带来的风险。
马光远:现在有些地方的债务是什么情况,还债能力是什么样的,安全系数是什么样的,必须弄清楚。 将来,如果中国真的存在流动性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比较少的措施、对策,防范地方债的风险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研究所所长焦建国认为,这次考核可能必须为下一次财政体制改革做准备。
焦建国:我们现在是五级半政府。 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有村民委员会、税收和支出。 这个五级半政府到底应该谁做什么,谁收多少,谁做什么,就是事权和财权。 事权财力对称,必须调整事权与财权的匹配。
那么,现有的地方债问题怎么处理呢? 前两次地方债评选显示,年末,约40%的政府债务必须以土地收益偿还,但目前部分地区这一比例已超过一半,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严重依赖土地收益。 但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下降,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偿债的诉求,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大。
如果没有以往丰厚的土地财政支撑,地方债是否意味着岌岌可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和平解体认为,目前我国地方债仍总体可控。
曹和平:正如报纸上提到的地方债务在10万亿到40万亿之间,地方政府年贡献35万亿gdp,加上今年接近40万亿的gdp,债务与gdp之比为1:1,美国政府的债务都是1:1。 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过剩。 这是偏差的。
最近发生的底特律破产事件令人震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这样的悲剧虽然不会在中国发生,但让中国的地方政府觉醒了。
郭田勇:另一方面,必须测量收入才能出来。 根据自己未来可支配收入的情况,决定负债总量。 二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税源,真正消除债务风险。
人大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地方债的规模不会像雪人一样大。
永红(以前地方政府把gdp作为最优先的业绩指标,但这个问题没能解决。 但是,应该看到,本届政府上台后,李克强总理确定提出的不是数量,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 而且经济增长的下限已经从原来的10%、9%、8%变成了现在的7%。 今后的未来,也许是“6”的时代,我们已经开始改变那种单纯的数量追求的观念。
焦建国认为,地方政府要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收入支出必须有法律制约。
焦建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需要充分的法律约束,目前,除税收外,土地财政和贷款是没有充分法律程序约束的财政收入手段。
标题:“审计署将再次审计全国政府性债务”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