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5字,读完约3分钟

08网6月9日,在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下降的投资机构相继出现的情况下,新时期领导人频繁发出这样的信号。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速度并不是最好的意义。

习在访问美国之前接受拉美国家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表示,我们更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

李克强总理在访问亚欧四国期间也多次表示,对中国这样的大经济区块来说,要维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率并不容易。

张高丽6日在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代表中国政府发言时确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单方面追求速度”。

此前中国领导人淡化增长速度是在经济有过热风险的情况下。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放缓。 一季度gdp增长率下降,5月外贸增长率“跳水”,新增人民币贷款数量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表现很少见。

“中国不需要回到10%的增长率,所以反而很不安。 我认为只要gdp增长率在7.5%到8.5%的区间有保证,还是很积极的。 ”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这样说道。

另外,外界也关注着新领导层似乎对经济放缓有着更大的容忍度。

一季度中国经济比去年同期增长7.7%,低于行业预期,低于去年四季度和全年的增速。

数据公布几天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平稳,总体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

5月中旬,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会上表示,要实现今年快速发展的预期目标,依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之间必须做大,依靠市场机制。

这基本上消除了市场对政府是否会刺激经济学的担忧。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需要“保八”的时代已经过去,承受的速度底线可以更低。

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介绍,这两年经济运行在7.5%左右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基本上可以认为底线是7-7.5%。

放下对速度的执着,政府也可以放手,做越来越多的事。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冈认为,对经济速度放缓的宽容,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对改革的强调,这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和民间活力提供了空之间。

4月下旬以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133个项目的行政审查。 从成立伊始,本届政府就以简政放权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释放改革红利,作为提升中国经济水平的重要一步。

从细节上看,中国经济已经进步。 罗奇表示,一季度中国服务业比去年同期增长8.3%,超过第二产业,“这表明费用和服务主导的‘新’中国经济正在形成。 ”

那么,速度不再是目标后,应该看什么呢? 刘元春认为,必须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三个参数,即失业率、财政收入的增长和cpi。

“只有增长放缓、就业难加剧、就业稳定,社会才能稳定。 如果财政收入增长率过快,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可能会被束缚手脚。 关于cpi,过高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过低容易引起通货紧缩风险,所以都要防范。 ”刘元春说。 (完) )。

标题:“中国对经济放缓透露更大容忍度”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346.html